创维造车,要补的功课太多了
时间:2025-07-07 03:21:38 出处:娱乐阅读(143)
曾有人如此形容黄宏生,创维造车很贴切。功课
粗略复盘黄宏生的太多创业史,会发现不少风口都有他的创维造车身影,卖过电视,功课搞过地产,太多光伏半导体,创维造车造过汽车……是功课一个实打实“追风的人”。
不过,太多复盘这几十年的创维造车过往,也能发现,功课从“手扶拖拉机手”到“索尼梦”,太多再到“造车”,创维造车黄宏生的功课创业历程宛若下棋,每一次都险象环生,太多都充满争议。
“未来主流智能造车企业就5-10家,创维汽车还有机会吗?”“真的需要创维汽车吗?”“创维汽车拿什么技术来争取科创板上市呢?”从去年开始,黄宏生面临的问题,变成了这些。
面对如今的新能源产业形势,争议不断且还未成气候的创维汽车,黄宏生会感到焦虑吗?至少,在公开的场合露面,他没有表现出来焦虑。对于尖锐的问题,他经常用一句话来表达态度,“这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战斗,但坚信创维汽车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了解黄宏生的人都知道,“他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说得更为直接一点,就是“执拗”。就像他随身带着的不锈钢保温杯,已经有些破旧了,仍执拗得不想换。
关上喧嚣的大门,躬身入局造车,在“找位置”的过程中,黄宏生给了自己30年。“我设定了一个叫做30年的计划,2049年退休。”
说这话时,黄宏生66岁。
雷军曾说,小米汽车将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比雷军大13岁的黄宏生,站在创维汽车的舞台上,仍然在谈汽车理想,他说要为此再奋斗30年。就像当初他在家电产业立下宏愿,“总有一天,我要创建出像索尼、松下一样的公司。”
如今,再次追风的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就是特斯拉。
“我们是以特斯拉为榜样,追赶超越。”
创维汽车,这段新的创业故事大幕拉开,或惊喜,或跌宕,都在黄宏生的魔法棒里。魔法棒挥出新的一棒,便是创维超级混动HT-i。
入局造车,不是一个苦行者
创维造车,毁誉参半。
毁,是因为黄宏生“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很熟悉的故事路径,富士康的郭台铭也是“半生造车,归来仍旧是新人”的典型代表。
此前,创维造车的消息一出,惊讶声、质疑声纷至沓来。“会是一时冲动吗?”
其实,不然。
从2009年收购南京金龙算起,黄宏生入局汽车行业已经13年,称得上是国内最早一批新能源汽车的参与者。他逢人就说,是汽车改变了自己。
但是,起大早的黄宏生,并没有改变汽车行业。有时候,我觉得黄宏生可以和郭台铭交流一下这十几年的经验,这两家都和王传福有着牵绊的企业,都是“探索十几年,未能取得先发优势”。
黄宏生造车这事,并不是临时起意,一晃十多年,折腾了不少时间。
先简单捋一下黄宏生的造车故事。2011年,黄宏生创办开沃汽车,从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销售、研发、服务等方面,全面涉足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6年后,开沃汽车进军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首款智能汽车天美ET5同年完成立项。2019年11月,创维创立了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天美汽车,首款车型天美ET5上市之后市场反响平平,上市半年销量仅为595辆。
一路走来,过程磕磕绊绊,耗费巨资。家电市场和汽车产业,都认为黄宏生“不适合造车”,2020年天美ET5上市之时,新能源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特斯拉已经国产化,蔚来、理想、小鹏摆脱泥沼,销量开始攀升。虽占尽先发优势,黄宏生却并没能如愿以偿。
但是,能够成为家电大王的黄宏生,其市场敏锐度不可忽视。
2016年,在互联网+汽车的概念刚刚被人提出来的时候,黄宏生就提出,车+生活的业务延伸,将创造一种全新的盈利模式。相比之下,雷军提出“汽车作为智能家居一个全新入口”之时,已经晚了数年,而时至今日,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都在渗透这一概念。
而且,黄宏生入局造车,并不是一个苦行者,身后有着创维集团的支持。只是,黄宏生并未能抓稳造车的风口。甚至有人认为,“黄宏生造车多年,却从没有真正的踏入汽车行业这个门槛”。
当天美ET5停产,很多人以为黄宏生的造车生涯,差不多到此结束了,或许会像郭台铭那样“对造车灰了心”。但是,在2021年黄宏生决定卷土重来。
去年4月27日,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与此同时,旗下车型天美ET5改名为创维ET5。同年7月,创维ET5改名创维EV6并上市。改名的原因无他,是想借助创维的知名度,推动销量增长。
不过,显然创维EV6并没有帮助黄宏生找到位置。
从2021年7月到今年2月,创维EV6一共销售了6342辆,月销不足1000辆。作为对比,今年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87473辆,主要得益于DM-i混动系统和刀片电池。
传统燃油车的取代者?
当然,创维造车,也不乏赞誉。
誉,是因为业内想看到,黄宏生再次用他的理念在已成红海的造车江湖撕开新的裂缝,让这个行业有一些不同。
在内卷的行业中,杀出一条血路,是极为出彩的。而代表家电产业重新踏入造车圈,也是大众乐见的成功故事。而且,黄宏生也不止一次地强调,“创维造车不是一时冲动。”
和以往不同的是,黄宏生的底气,除了来自于创维EV6在市场的探路,更多的则是来自于新车型创维HT-i,目前已经开启预售,价格为14.98-19.98万元。
从设计层面来说,创维 HT-i 车型延续了创维 EV6 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前脸配有经过重新设计的进气格栅,创维汽车称之为引力波美学概念。从外观来看,的确比EV6好看一些。
不过,创维 HT-i 的主要竞争力,得益于创维汽车与弗迪动力技术团队的联合开发。后者是比亚迪旗下企业,为创维汽车量身定制的HT-i系统,具有可油可电,超低油耗,平顺丝滑,强劲动力等特点,纯电续航200公里,亏电油耗百公里5.3升,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267公里。
“我们现在看到面临的两个大机会,一个是电动化,另外一个就是混动。”黄宏生很坦诚,说当时并没有充足的准备,在追风的过程中,交了很多学费。
最早,黄宏生的思维很直接,就想西方的月亮是圆的,所以,创维汽车所有的技术都是来自西方。但是,智能汽车的角斗场,在中国。
“之前,我的团队还停留在燃油车的思维,所以在面临电动化、智能化里面,显然慢了一拍,产品力不行一切都是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黄宏生造车多年,却从未踏入门槛的原因。
如今,在屡败屡战中,他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看得也更为分明。
所以,黄宏生对这款车是有底气的,不是无中生有的。这一点,从他给出的产品定位可以看出:创维超级混动HT-i将是传统燃油车取代者。
他的底气,还来自于驾轻就熟的智能化领域。“从家电到汽车,我们的差异化优势在哪里呢?首先就是智能化。”黄宏生认为,创维的家电本身具有智能化软件,所以创维汽车一出来,操作系统、软件、车机就具备了独特的差异化领先性。
“家电领域的智能化、万物互联,已经率先在全球布局。创维深耕多年,有这样的技术基础,可以在新能源汽车里面升级,并发挥原有的优势。”黄宏生认为,创维汽车提出的车家生态产品理念包括移动智能,生活智能,空间智能方面,将会覆盖到车主用车过程中的绝大多数场景,引领车家互联的革命。
基于这两大块核心技术,黄宏生给创维汽车制定了一个“相对宏伟”的目标。
在 2022年,创维汽车年度目标为3万辆,其中海外市场4000辆。2023年创维汽车年度目标为1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1.5万辆。2025年创维汽车年度目标为25万辆,其中海外市场8万台辆。为了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创维汽车在AE平台、BE平台、CE平台将推出7款车型系列,共计14余款全新的产品。
创维汽车的造车思路,开始变得理性。至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第一款车型EV6是纯电动汽车,第二款车型改用插电式混动技术路线。
两层目的:降成本,增销量。
将在8月上市的创维HT-i肩负的正是这样的使命。
把“地基”掌握在自己手里
对于创维汽车品牌,黄宏生的规划很宏大:未来再投300亿元实现创维汽车全球十强汽车品牌的目标。链接资本市场,市值跨上3000亿元的大关。
“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200亿是最低门槛”,每有新入局者,李斌这句话都会被提及,都会被问到“有没有准备好200亿”。
黄宏生也不例外。只是,拿着一个概念就能有钱袋子送上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想要在资本市场得到青睐,最根本的在于核心技术和研发投入。
从黄宏生的规划里,可以看出,链接资本市场是他造车事业中的重要一步。在虎年开工之际,创维汽车也提到,“2022年是集团冲击科创板上市的攻艰之年”。
目前创维汽车正在融资。黄宏生透露,“快速上市是我们一个近期目标。目标是今年年底申报,希望明年能够挂牌科创板。”
但是,至今,仍未有一家整车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创维汽车欲冲击科创板上市,资本市场所关注的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储备如何,考验着黄宏生。
对于这一考验,创维汽车联合创始人吴龙八在采访中透露,“创维汽车项目启动初期遇到很多压力,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会面临卡脖子问题,后来我便牵头组建了一支尖端开发人才队伍,攻克核心技术难关。”
此前,因为在电动车线控底盘问题上遭遇了技术霸凌,仅仅是谈判门槛便要价一亿美元,让黄宏生再次体会到“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就寸步难行”。
只是,隔行如隔山,蔚小理用了7年才摸索出智能电动车的技术优势。目前,创维汽车在动力系统上选择与弗迪动力技术团队联合开发,也是想弥补研发的不足。
虽然科创板比主板放宽了上市条件限制,但并非没有门槛。“从科创板定位和上市要求来看,‘科创’是核心。相对车企的规模、盈利水平而言,科创板更看重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研究员崔嘉实表示。
比如,发布了柠檬混动DHT技术,推出蓝鲸iDD混动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优势:自主研发。创维HT-i可以弥补创维汽车在混动市场上的不足,但由于在动力系统上的研发缺位,创维汽车能否顺畅驾驭这一混动系统?还需要市场检验。
曾冲刺科创板的威马汽车、吉利汽车都中止了在科创板的上市,“中途止步的原因不外乎是财务数据、核心技术实力不足,或是转身选择港股、美股者也并不鲜见。”分析师分析师陶鑫鑫分析。
黄宏生说,创维汽车的专利、研发投入、人才等方面均符合科创板属性,正努力实现更多技术成就,“要把’地基’掌握在自己手里。”
创维汽车要补的功课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