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焦点 >>正文
北京银保监局:警惕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陷阱
焦点29281人已围观
简介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陈旭)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25日发布风险提示,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套路多,存在三大风险,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提醒广大消费者,认清非法 ...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陈旭)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25日发布风险提示,北京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套路多,银保存在三大风险,监局警惕阱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非法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代理提醒广大消费者,处置认清非法代理真面目,信用保护个人财产和信用权益。卡债
“全额免息”“停息挂账”“停止催收”,北京这些看似“诱人”的银保广告背后,隐藏着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监局警惕阱诸多套路。北京银保监局介绍,非法近年来,代理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以“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处置名义,冒充法律工作者骗取消费者信任,信用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甚至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据介绍,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主要存在四大套路。
套路一:假冒专业人士发布虚假广告。非法组织或个人冒充律师、银行员工或相关专业人士,在网络平台发布“全额免息”“征信修复、洗白”“专业反催收”等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编造虚假成功案例,删除不利评价,以“维权不成功不收费”等虚假承诺,欺诈诱骗消费者。
套路二:诱导获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非法组织或个人谎称处置信用卡债务,诱骗消费者获取其个人敏感金融信息,并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代理费、咨询费或手续费。
套路三:怂恿消费者恶意“逃废债”。非法组织或个人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违背诚信原则,伪造贫困、重病、残疾等证明材料,错误套用法律法规,使用固定投诉模板,恶意逃避债务,最终导致消费者跨越法律底线。
套路四:切断正常维权渠道。非法组织或个人诱导消费者采取过激行为不当维权,甚至以扣押身份证等手段胁迫消费者以维权为名反复升级投诉,阻碍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正常协商,从中攫取非法利益。
北京银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存在三大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隐患多,个人信用受损影响大,个人资金损失风险高,不仅会加重个人债务,还会对个人征信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面临伪冒办理、被动参与洗钱等违法犯罪的风险。消费者应认清非法代理真面目,全面清晰了解信用卡功能,避免“冲动消费”“过度消费”,避免造成个人钱财和信用“两空”。(完)
Tags:
相关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江小涓:数字贸易表现突出,强劲引领全球复苏
焦点服贸会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今天9月1日)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以“数字全球化引领疫后复苏和长期发展”为题进 ...
【焦点】
阅读更多上周全球船厂共接获44艘新船订单 中国获20艘
焦点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高志刚)据国际船舶网跟踪,2022年5月30日至2022年6月5日,全球船厂共接获44艘新船订单和2座作业平台订单。其中,中国船厂获得20艘新船订单和2座作业平台订单;日本船厂 ...
【焦点】
阅读更多“代办社保领退休金”?这类诈骗专盯老年人
焦点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7日讯 钟祥法院近日公开审理一起涉养老诈骗案。该案是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钟祥法院审理的首例涉养老诈骗案件。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公诉机关指控,2017年12月至2018 ...
【焦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