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综合 >>正文
北京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60家
综合78人已围观
简介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阳娜)记者25日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小巨 ...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阳娜)记者25日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专精特新截至目前,北京北京市已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60家、累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认定获得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企业“小巨人”企业138家。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精特新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整体表现出“高精尖、北京高研发、累计高成长”特点。认定超三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于20%,企业超四成核心技术产品填补国际国内空白,专精特新超五成核心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北京近六成研发费用占比在10%以上,累计近七成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配套,认定近八成属于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企业近九成企业研发人员占比20%以上。
为更好地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北京市实施了中小企业“畅融工程”,截至2022年8月底,累计放贷232.26亿元,惠及“专精特新”企业2851户,节约融资成本超1.2亿元;设立“专精特新”成长基金,成立1年来已完成对9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投资金额超2亿元,被投企业后续股权融资近20亿元。北京市还推动了13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2.99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北京市搭建了“专精特新融通发展”平台,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与央企、市属国企、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提供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上线1个月已有4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100多家大型企业注册。
北京市还建立了上市培育服务库,已征集入库481家“专精特新”企业,畅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渠道。截至目前,北京已有119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A股上市;323家“专精特新”企业新三板挂牌,占北京市挂牌企业比例接近四成。
Tags:
相关文章
兴业基金邹慧:坚持逆向选股 关注四大主线
综合今年以来,资产配置和基金选择的难度显著加大。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带着随经验累积而持续迭代进化后的投资理念与框架,兴业基金研究部权益研究总监邹慧又一次和中国证券报记者展开对话。邹慧是一位市场少有的拥有1 ...
【综合】
阅读更多1000亿元!央行增加再贷款额度支持煤炭行业
综合来源:金融时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新增额度支持领域包括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以及煤电企业电煤保供。此次增 ...
【综合】
阅读更多美国能源部启动31.6亿美元计划 着力提升本土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水平
综合财联社5月3日电,美国能源部当地时间周一5月2日)在其官网宣布,将从两党基础设施法案中获得31.6亿美元,用于美国本土电动汽车电池制造业的发展。31亿美元将用于投资新建、改造和扩建与电动汽车电池相关的 ...
【综合】
阅读更多